光 年
孟鑫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六月将近,夏至未至的光景,又是一年毕业季,空气中也飘荡着些许伤感的味道。转眼间,十二年时光飞逝,又是一个轮回。三天前,接到苗玉峰老师的电话,谈及校园往事,恍若旧日重现,十二年前到广干院读书的日子就仿佛在昨天。那二百零八亩的校园,那些授业解惑的恩师,那些聪明可爱的同学。第一次练声、第一次播音、第一次主持、第一次演出、第一次写家书、第一次领奖学金......都仿佛历历在目。我不禁拿起了手中的笔,边写边想,追忆过往似水的光阴。
缘起于2002年,我考入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编播系电视节目主持与播音专业。记得刚入校的我在穿着打扮上毫不讲究,也归功于我打从记事起,就是平头、衬衣、西装、皮鞋。上学15年,竟然没穿过一双运动鞋、一条牛仔裤。用老师的话说,我少了青年阶段,直接进入中年,属老气横秋型。所以当我报到进入阶梯教室时,原本沸腾的教室马上鸦雀无声,大家竟然都以为是学校领导前来听课。所以,当老师第一次点名,大家听到我大声喊“到”的时候,嘘声一片,哄堂大笑。所以在那个时候,我被班里的女生们“尊称”为大叔。
也许正是因为这打扮上略显成熟,为人做派较为成熟稳重,在大二时,我就担任了校学生会主席。从小学开始到初中我一直就是班长,高中是校学生会主席。到广干院后,我也暗下决心,必须继续当一名学生干部,好好锻炼自己,争取与社会早日接轨。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此期间我遇到了韩永清老师、张智良老师、苗玉峰老师等。他们对我当学生干部给予了莫大的帮助和理解。
犹记当初,我建立了学校第一支贫困生助学金,是靠在校园里卖减肥茶筹集的;第一次学生们的毕业汇报演出没有向学校申请经费支持,而是主动走出校园,寻求社会赞助,是我从对面邻居金虎便利找金总化缘得来的;我在外出参加全省高校学生活动中,只要有宴请,我都会敬在座同志们三杯酒,把“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的名称认认真真,大声的诵读三遍,让他们记住。因为我觉得,我代表的是学校,如果连自己的校名都不能让大家记清楚,记准确那就太失职了。爱学校,从爱她的名字做起!不久前,当年同期的省内12所高校校学生会主席聚会,其中的一个行酒令竟然就是让大家说出我的校名全称,说不对者罚酒。那一刻,我真心觉得欣慰。广干院不仅留在了我的心里,也深深的刻在了他们的记忆深处!
还记得,2003年,非典来临。当时学校所有的课程都在户外进行,没有集中授课。小花园、操场里、树林里,各年级、各专业、各班级都寻找适合自己的根据地。打篮球、踢足球、演话剧、摇滚音乐会,各种活动精彩纷呈。回头来看,当每个人的生命在有可能受到威胁时,童真童趣的一幕就开始上演,所有的思维都指向回忆,所有的表达都是倒叙。那几个月里,因为出不了校门,同学之间接触的机会变多,每个人都非常的友好。恋爱的达成率极高,可能真是因为空虚和怕死吧。不过,非典警报解除后,分手率更高。在我看来,这属于特殊时期的特殊感情,虽然没有走得很远,但似乎更像是患难之交,过命交情!
2004年底,我准备毕业实习,是我们亲切成为“胡妈”的胡黎娜老师帮我推荐到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天工开物》栏目组实习。2005年6月,临毕业前我在学校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永远忘不了姚芝楼书记、李成来书记对我的殷切教诲。毕业典礼上,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情真意切的言语让在座的好多同学老师泪洒青衫。典礼结束后,所有参会的校领导把我送到校门口,告诉我说:广干院永远是你的家,有困难找学校!这句话,给我无限的温暖,也一直激励我前行。
2005年底,中央台机构精简,我所在栏目被撤消,王建国院长趁在北京参会间歇,领着我在北京跑了大半天,帮我找他的大学同学给我推荐工作。临近饭时,为表感谢我说请他吃个饭,王院长告诉我:你好好发展,以后发展好了再请我!在这里我向大家报告:我是当时中央台社教中心第一位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在实习阶段就可以带着中央台介绍信,全国独立外出采访,还可以出镜记者、编导、配音一肩挑的学生;我参与配音的近30期专题片在CCTV-10播出。我可以骄傲的说,我没给母校丢脸!
从2009年底开始,我就从新闻媒体单位转到了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工作。不过,无论我此生从事何种工作,对于广播电视的热爱和对播音朗诵的热爱都是广干院给予我的,这些热爱已经流淌在我的血液里,永远不会消失。
想说的话有好多好多,得知这是一本要印刷的册子,在这里我更多的还是想说感谢,感谢在我学生时代帮助我进步成长的老师。除文中已经提到的老师外,在此,我还要感谢郝本廉院长、朱晓明书记、韩利怀老师、温建梅老师、符进叶老师、刘大秋老师、彭晓燕老师、罗娟老师、董箫凤老师等教诲过我的良师益友。当然还要感谢我们男生公寓三层的宿舍管理员,可爱的太原人王姐。感谢你们陪伴并见证了我那难忘但已逝去的青春!
每个广干院的毕业生,心中或许有不同的梦想,有的将潜心科研,登临学术殿堂;有的将投身传媒,传播世间美好;也有的将扎根基层,践行报国理想。不管选择如何,我们身上都带着广干院的烙印,行囊里都装着这个百花园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