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在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的日子
安晓伟
我叫安晓伟,男,表演专业,毕业近十二年了,没有什么成就,目前还是北漂一枚。2002年进入了一座之前未曾听说过的名叫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的学校里学习。专业考试时,第一次看到了不像学校更像是政府行政机关单位的学校主教学楼(后来知道是转为培训全国广电系统干部的学校),第一次亲眼见到艺术范的评委老师们,很是新鲜。爸爸看到高大上的校园环境很是满意,同年九月学校把我这个渴望学习但艺术底子薄的乡村娃招录进了表演专业学习。
刚进入校园时,一切都是新鲜的,高大的王国梁老师,漂亮明星气质的崔晓璇老师,还有叶林老师,刘大秋老师等等数不过来的资深教师们。还有既是办公楼又是教室的学校的外形像阶梯的主教学楼,有时很怀疑自己是在一所秘密的政府单位里,不过这栋楼放到现在都是很高大上的。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感觉,领导们出来照面都是很和蔼可亲的面容,让我在校园的每一天心情舒畅愉快。
记得刚入学校那年,每天早上要出晨功,练习台词基本功。我们漂亮的表演班主课老师崔晓璇老师宿舍在校园广场东南角的动画部红楼,我们一个班的同学都要在早上很早的时间去到红楼西边的小树林里,面冲着一棵棵树练习表演台词基本功。我们的老师崔晓璇老师也早早起来监督我们,谁练习错了,她马上就能听到并进行指正。在课堂上的台词基本功由王国梁老师教授学习,很羡慕他有那么磁性的嗓音。在台词基本功这条路上,一辈子得努力学习练习。当然,表演课更是得一辈子琢磨观察实践。记得在排练毕业大戏《同船过渡》时,崔晓璇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教导更是我一辈子最重要的财富。看着老师每天的辛苦,心里下定决心自己每一天都要有变化进步,从一开始对表演的无意识到慢慢放出了声音,慢慢利用控制气息,再到人物运用气息变化表达感情,再到用气息变化丰满人物。当然,这只是表演海洋当中的一个元素,还有身体的控制,假设的运用,想象力,理解力等等等等等。这些东西都是无价之宝!表演第一堂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学表演,先学做人”,这个做人应该怎么理解,这是一辈子的事,目前就是要做一个不忘本,努力上进的好人。
再说说在校园其他的事情,刚进校很长的一段时间,甚至直到毕业,我最喜欢咱们学校的人与人之间和谐友爱的氛围。我记得有次下课了,人群正走出主楼后门,有一个女孩手里一摞书本掉了一地,一群学生们去帮忙拣。上大课时,互相礼让着坐座儿,打水时也是互相帮忙。宿管阿姨催着你睡觉等等。这些都是些小事情吧,其实都是大事,尤其对于我们传媒学校来说。大部分学生将来都是要面对公众的。提一点哈,华广的女学生都是很漂亮的!
在曾经还是只有一层的大食堂里,我喝着一碗稀饭就着一张饼,一个高大的身影坐在了我对面,问我饭做的怎么样,好吃吗,我说还行,趁对面这位不注意时,我就悄悄地溜了。对面这位是学校的领导,当时自己有点不知所措,做出了开溜的行为。这位领导老师就是非常支持我们表演专业的王建国老师,当时是副院长,没有架子,真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啊。后来在毕业之际接触到了更多的领导老师,能感觉其实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为了学院的发展,尽着自己的一份心力。这些都是当时的自己的一些感受,希望对每位领导老师不会有冒犯之处。
如今,咱们可爱的华广已经蜕变为开云网页版,对于我们这些在外的一些老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鼓舞,因为母校的强大对我们是一种推动和加分。其实我一直在关注着华广的信息动态,从新校区选址到新校园建设再到搬迁,还有旧校区是卖掉还是怎么弄,我都关注。我还给市里提过一个把老校区改成艺术区的建议,当然更高的一些问题我没有想过,这个行为是我对老校区藏在心里的一种爱的表现。后来我也回去咱们新校园看老师班级的毕业大戏,同时看到了环境优美的新校园,内心有一种羡慕以及自豪感,很希望自己能在新校园里学习。在外只要和人聊起学校就会说起咱们开云网页版是中国第三所公立传媒大学,学校现在是本科学校,学校怎么怎么样好,滔滔不绝的讲给别人听。
没有豪言壮语,我只能说我会继续坚持自己的路,把工作做好!在此祝愿母校欣欣向荣,老师桃李天下,学子茁壮成长。我会不时回家(开云网页版)去转转,哈哈哈!感谢!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