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山传”情缘
原源
五龙口街118号,是我放飞梦想、学着展翅飞翔的地方。2006那年,我们班是全校唯一的本科班。而动画专业,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在全省院校中,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都是实力口碑最好的,我们身为学生被别人问起,你在哪个学校就读啊?是我们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
记得那年新生报道,我是第一个来学校报道的,班主任觉得好积极的同学,所以推荐和民主选举为班里的团支书,且作为新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作入学演讲。在校期间我代表班级参加学生会工作,也在班里给同学们讲一些政治理论共同学习,经常会写一些文字总结上报给学校党委,这为我现在的文化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开展,做了好的开端和铺垫。我们绛县文化局在“两学一做”中被县委评选为“先进典型支部”,号召全县机关单位学习,想必跟平时有条稳序的开展党建工作是离不开的。而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都离不开学校环境为我做出的培养。
进入一次大学学习体验,是人生经历的转折和学识的积累,更是从内到外修养脱胎换骨的新改变。选择一所好的高校奠定着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走向社会、面向今后辉煌的人生。如果有机会让我们重新选择一次,相信我们一定还会选择这所学校和这个专业,只是会倍加珍惜和倍加的努力,让国家优秀的动漫文化传承和发展。记得那一排排的打着灯光的玻璃拷贝台,让一张张静止的画面,居然连贯会动起来!一次次课后挤着时间看哪间大教室排着没课,一整天的伏首作案的加着中间画。那些新学的动画设计软件和剪辑软件的练习,那些分镜头文字配合镜头语言画稿的脚本。想想如果再有这样作业压力的要求,现在于我们而言都是幸福的。那些儿时的小童心,儿时的涂涂画画,儿时喜欢看的动画片,居然和在校的课程牵引和串联起来,没有世俗的拘束,没有权势的制衡,有的只是我们小小的热爱和发挥无尽的想象力。当时优秀的动画老师告诉我们,国内目前缺少有想象力和会讲好故事的人,缺少编写动漫好剧本的人,更缺少那些天性散发的心灵。
现在我的工作是在老家县里的文化局工作,是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前身,算是专业对口,还依然从事美术相关事情。国际、国内入了很多美术设计协会,常在省美术馆展览一些设计作品和发表一些学术论文。并且有自己的设计团队,常组织团队参加设计比赛展览。感恩母校的培养,我会一直热爱和坚持文化艺术工作,就算小小的火柴,也要发光发热量!
据说学校要搬迁,迁移到大学城之前我专门跑去看望。依然是615和619公交经过的站,依然是绿树掩映之下高高的台阶。依然是热水、小卖铺、食堂一站式的打卡。想起那些走过的路、说过话、有过磨擦和陪伴过的同学。看着眼前这些学生的朝气蓬勃,仿佛像当初入校的我们,清新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愿经历过的可以再经历,留下遗憾的有机会去补足。人生如此匆匆,匆匆到我们忘记说分别,一路珍重,却在彼此的想念中,各自美好着!
想象着和华北广电,我们如果再相逢,彼时此景,仅会道一声:“母校,你好”,心却早已回归当初当时,刹那即永恒。华北广电微笑的回应倒映在心里一遍遍:“同学,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