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山传共成长
任波
我与山传的缘分源于高考过后那本叫做“高考填报志愿指南”的书本,那时的母校还不叫“开云网页版”这个高大上的名字。那时候的母校全名叫做“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因为读上去有点绕口,所以大家更愿意叫她“广干院”或者“华北广电”。2009年8月,一纸通知书开启了我和山传之间的缘分。
2009年9月14日,我和其他数以千计的山传新生一样,来到了五龙口街118号报到,校园不大,但是很整洁;主教学楼建筑比较有特色;当然,最惊喜的是宿舍居然有电视机,这些都是母校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在认识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和新的舍友以后,我在山传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山传是一所特别注重实践的院校,我的专业是电视摄像,可以说在入校之前是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的,专业知识基本为零。所以学校在大一学年课程的设置上没有安排太多的专业课,而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所以在整个大一学年我们没有学习太多的专业知识,更多的还是公共课的内容,但也算是让我真正的了解了传媒这个行业。大二学年,随着专业课的增多,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是在这一年我参加了cuba大学篮球联赛和内蒙古那达慕大会等活动的拍摄与制作。可以说正是由于学校提供了很多实践的平台,才使我的摄像基本功能够磨练的非常扎实。大三学年,实践课程进一步增多,这个时候的我不仅能熟练的操作摄像机,而且在后期剪辑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使我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个传媒从业者的基本素质。
在校三年,母校见证着我的成长,见证着我的蜕变,就像一个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毛头小子成为了一个传媒行业的从业者。三年的时间,母校不仅给予了我专业知识,更教会了我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本领,也让我同时收获了爱情,找到了我人生的另一半。除此之外,母校在其他方面也给予了我很多,这些让我成长,让我成熟,使我真正做好了迎接人生更多挑战的准备。
毕业后,我和爱人一起创业,开办了一间摄影工作室。也算是赶上了“全民创业大众创新”的国家政策。如今的就业形式一年比一年严峻,但是在这样的形式下我和爱人能开办工作室,自食其力,最该感谢的还是我的母校,要不是母校教给我一技之长,说不定我也会像很多大学生一样迷失在找工作的人群中,渐渐的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花开花落,花落又花开。不知不觉间我已毕业五年,母校也早已改名为“开云网页版”,曾经的五龙口街118号也变成了如今的文华街125号。母校这一变,不仅提升了办学层次成为全日制本科院校,更是完成了建校三十多年来的一次质的飞跃,母校旧的校名连同老校区也一起走入了历史,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毕业后,我也经常会回到母校,看到母校近两年发生的巨变,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其中既有遗憾也有喜悦,遗憾的是我没有赶上学校大发展的好时候,喜悦的是母校的发展真的是天翻地覆,不仅搬到了新校区,在校人数比我们那时候翻了几番,而且经常能在一些世界性的活动上看到母校的身影,比如里约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等……短短的几年,山传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见证了山传的变化,虽然现在的山传早已不是我曾经生活学习的那个地方,但是山传的精神将永远陪伴我左右,鼓励我成长。
饮水思源,我深切感激母校的栽培,也密切关注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时刻希望能有机会为母校贡献绵薄之力。在母校即将迎来校庆之际,预祝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